近年来,我国胃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,并且年轻化明显!据Globocan 2018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每年新增胃肿瘤患者人数达45.6万例。其中,19-35岁的青年患者占据了大多数!面对如此“恐怖”的胃肿瘤,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困惑,“胃肿瘤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”?
北京三溪堂中医诊所肿瘤专家张宗岐主任指出,胃肿瘤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,它是由我们所熟悉的胃炎逐渐演变而来。而这个演变过程通常为慢性浅表性胃炎→慢性萎缩性胃炎→胃黏膜上皮肠化生→胃肿瘤。
胃炎到胃肿瘤的发展过程
1、慢性浅表性胃炎:
俗话说“十胃九病”,生活中很多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,尤其是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青年人。由于炎性刺激,患者的胃黏膜通常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、水肿等病理性改变,严重者甚至还会引起胃黏膜溃疡和出血!虽然,慢性浅表性胃炎并不会直接诱发胃肿瘤,但长期不治便会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。
2、慢性萎缩性胃炎:
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导致胃黏膜变薄、黏膜基层增厚,黏膜上皮和腺体也会逐渐萎缩,甚至消失。而胃粘膜受损后还会自我修复再生,这一过程很可能会引发息肉滋生(胃息肉同样是诱发胃肿瘤的高危因素)。同时,萎缩的腺体之间还会发生异常纤维组织增生,增加胃肿瘤的发生风险!目前,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肿瘤的肿瘤前状态!
3、胃黏膜上皮肠化生:
当胃黏膜的萎缩面积不断扩大,病情不断发展,胃粘膜上皮细胞便会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,即胃黏膜中出现类似肠黏膜的上皮细胞。胃黏膜上皮肠化生与胃息肉一样,都具有极高的肿瘤变风险!
4、胃肿瘤:
胃肿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恶性肿瘤,不但治疗难度大,而且还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,同时更会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损伤!
张宗岐主任指出,从慢性萎缩性胃炎开始,到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以及伴随而生的胃息肉,都具有诱发胃肿瘤的风险。所以,它们也被称为胃肿瘤的肿瘤前病变!而肿瘤前病变,正是临床预防肿瘤的关键阶段。因此,当患者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息肉或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时,一定要提高警惕,及时采取规范化治疗,以免酿成严重后果!
上一篇:肾病专家张宗岐:助您解惑肾盂肾炎